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儿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8年第3期文章
  •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研究进展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急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以及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合理选择机械通气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应用非创伤性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早产儿应用容量目标型通气模式,小流量长期吸人NO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拓展应用等均可不同程度地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从而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该文就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儿种通气模式以及肺......

    作者:李文静;刘翠青 刊期: 2008- 03

  • 线粒体呼吸链与新生儿高氧肺损伤

    高氧肺损伤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迄今新生儿高氧肺损伤的详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的研究表明,线粒体呼吸链与新生儿高氧性肺损伤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综述高浓度氧暴露对肺组织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组成成分表达的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在高氧肺损伤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此相关的治疗与展望.......

    作者:蔡成;常立文 刊期: 2008- 03

  • 多发性抽动症与多巴胺及其受体的相关性研究

    多发性抽动症(TS)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遗传、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运动调节环路的器质性损害或神经递质改变有关,并且推测脑内许多神经环路及多种神经递质的异常共同参与了TS的发病,其中多巴胺及其受体在TS发病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该文就此相关性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郝伟红;欧阳颖 刊期: 2008- 03

  • 药物性肾小管损害的发病机制

    药物引起的肾小管损害,主要为直接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渗透性、阻塞性、缺血缺氧性等肾小管损害.药物性肾小管损害的病理变化可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凋亡、肾小管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等.以往的发病机制多为肾素.血管紧张索系统、氧化应激系统的研究,该文主要就药物性肾小管损害的免疫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路径.......

    作者:孙建新;李晓忠 刊期: 2008- 03

  • 尾加压素Ⅱ在呼吸系统的生物学效应

    尾加压素Ⅱ(UⅡ)是目前已知的人体内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当UⅡ与其受体GPR14结合后,通过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引起心功能抑制、血管收缩等一系列心血管效应,同时,UⅡ还具有调节内分泌、收缩气道以及促增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该文就UⅡ及其受体在呼吸系统的生物学效应作一综述.......

    作者:林晓亮;张建华 刊期: 2008- 03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紊乱状态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与免疫紊乱密切相关:急性期呈辅助T细胞(Th)1优势分化、缓解期呈Th2优势分化;CD4+T细胞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细胞,在转录因子T-bet/GATA3的作用下,其激活后选择性地优势分化为Th1/Th2,通过分泌特征性细胞因子而发挥免疫作用;也有研究认为,ITP患儿自身反应性T细胞凋亡受到抑制,引起自身反......

    作者:张春霞;任少敏 刊期: 2008- 03

  • Toll样受体9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产生自身抗体为特征.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或自身抗原直接激活自身反应性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激活树突细胞,产生α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和终末器官的炎症损伤.人类Toll样受体(TLR)9位于B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内,参与自身抗原DNA成分的识别和免疫细胞的活化,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在SLE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动物实验却发现,TLR9的缺失可导致更加强......

    作者:翟亦晖;徐虹 刊期: 2008- 03

  • 糖皮质激素抵抗及其受体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GC)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很好疗效,然而也有部分患儿用药过程中表现出GC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激素抵抗,使得这些患儿的治疗复杂化.阐明GC的抵抗机制对于减轻长期大剂量使用GC带来的不良反应及优化治疗策略尤为重要.就小儿肾病综合征而言,GC抵抗可以发生于激素信号途径的多个环节,包括GC受体(GR)基因的表达、数量、GRα/GRB的相对水平、GR翻译后的修饰对......

    作者:邸翠兰;马宏 刊期: 2008- 03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进展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该文从抗生素的应用和免疫治疗等方面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进行介绍,重点论述抗生素的耐药和应用及免疫治疗的进展,尤其是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维生素A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进行介绍.......

    作者:吴小兰;刘先洲 刊期: 2008- 03

  • 血栓烷A2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栓烷具有极强的生理活性,可以引起支气管收缩、气道高反应性、平滑肌增生、黏液高分泌及血浆渗出等,其在哮喘中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血栓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发痫及严重程度相关.血栓烷A2受体拮抗剂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激素类抗炎药,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于段.该文对血栓烷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雪艳;张宏艳 刊期: 200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