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儿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心理行为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期常见病之一,它不但影响了儿童的躯体健康,对儿童的心理行为也有着明显影响.本文综述了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智能发育、情绪状态、行为问题、自我意识及社会适应等诸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疾病类型、治疗方法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对患儿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探讨了进行干预的方法和疗效.......

    作者:高鸿云;徐俊冕;黄国英 刊期: 2001- 01

  • 细胞间隙连接在心脏发育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间隙连接(GJ)由连接蛋白组成,是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与心脏有关的GJ不仅是介导心肌细胞冲动传导的结构基础,而且其组成、数目、分布以及在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对心脏的形态发生和功能发育均具有重要意义.GJ的某些异常可引起相应的心脏发育障碍.本文主要介绍其在影响心脏形态和传导功能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陈;黄国英 刊期: 2001- 01

  • 肾小球滤过屏障及nephrin分子

    新近认识的nephrin分子为肾小球裂孔隔膜上第一被确定的蛋白成分.nephrin参与肾脏滤过屏障的正党发育并维持其正常功能.已经在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患者检测到编码nephrin的基因NPHS1的多种突变;此外,NPHS1突变以及nephrin表达异常可能也是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肾脏病蛋白尿发生的原因.......

    作者:张敬京;丁洁;杨霁云 刊期: 2001- 01

  • 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进展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疾病,其发生可能与婴儿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目前治疗该病的一线药物为甲基黄嘌呤,二线药物为呼吸刺激药如吗啉吡酮.甲基黄嘌呤中茶碱应用较广,但近年研究表明,枸橼酸咖啡因半衰期长,副作用少,易于给药,血浆浓度稳定,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中应用更广.......

    作者:魏莉莉;苏青 刊期: 2001- 01

  • 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小儿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

    儿童抽动障碍和强迫性障碍是基底节或基底节-丘脑-皮质回路病变所致的神经精神疾患,其病因不明.其中部分呈发作性经过的病例其发病或病情加重与链球菌感染后的自身免疫状态有关,被称为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小儿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本文综述了这类疾患的现代概念以及有关的病因学研究、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进展.......

    作者:钟佑泉;周同甫 刊期: 2001- 01

  •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异常所致的心肌病变,特点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常有乏力、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和猝死等表现,治疗困难,预后差.近年来对HCM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方法.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CM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平;程佩萱 刊期: 2001- 01

  • 葡萄糖在围产期脑缺氧缺血损伤中的利弊探析

    国产期窒息所致脑缺氧缺血损伤为新生儿期危害大的常见病,脑缺氧缺血损伤后,补糖对脑有保护作用还是加剧了脑损伤尚有争议.本文从能量衰竭学说的角度,对葡萄糖在脑缺氧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利弊作一综述.与成人不同,对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损伤似乎更倾向于补糖治疗,尽管一些研究提示高血糖能进一步加剧脑损伤.......

    作者:张金凤;陈惠金;吴圣楣 刊期: 2001- 01

  • 薄基底膜肾病

    薄基底膜肾病(thinbasementmembranenephropathy,TBMN)以往认为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良性家族性血尿,病理以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变薄为特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和研究的进展,证实了TBMN是一种较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仅部分患者有阳性血尿家族史,临床上除血尿外,还可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甚至肾功能不全,而且发现GBM变薄还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

    作者:沈茜;徐虹 刊期: 2001- 01

  • 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7与肾脏

    细胞周期蛋白控制细胞周期的运转,从而决定细胞的增生、肥大及凋亡等.P27是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不仅调控着肾脏的发育过程,而且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资料进行综述.......

    作者:吴元俊;陈荣华 刊期: 2001- 01

  • 类风湿因子与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RF)是抗人变性IgG的Fc段的抗原决定簇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有些RF易于结合成免疫复合物,被称为隐匿性类风湿因子,尤其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阳性率较高.RF及其免疫复合物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它对机体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在的观点认为RF引起的免疫反应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也起着延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的作用.RF是由B细胞产生、合成、分泌的,独特型和抗独特......

    作者:吴颖;何晓琥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