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儿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3年第3期文章
  • 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机制

    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对糖皮质激素(GC)耐药是临床中感棘手的问题.其发生机制复杂,既与GC受体、甲状腺激素水平、肾小管间质损害等密切相关,更有分子遗传学背景的异常,如NPHS2、MDR1、HLA等基因异常.随着越来越多对GC耐药机制的分子基础被阐明,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解决GC耐药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者:方湘玲;易著文 刊期: 2003- 03

  • 热性惊厥的临床研究进展

    热性惊厥(FC)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上呼吸道感染是其常见的诱因,接种疫苗后的发热反应是否会导致FC尚存在争议.FC后是否应积极行相关检查各家观点不同.多数学者肯定了FC与癫癎的相关性,近期发现单纯FC对儿童以后的行为认知能力无影响.各种预防FC复发的治疗方案效果不肯定,部分学者主张对单纯FC发作时进行短期止惊治疗.......

    作者:徐美春;王秀敏;水泉祥 刊期: 2003- 03

  •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16岁以下儿童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患儿的预后呈多样性,一些完全康复,另一些则终身有症状和/或显著的残疾,因此亟需有效的药物来控制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治疗JIA的第一线药物,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与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比,具有抗炎作用大而副作用小的优点.缓解疾病的抗风湿药物是治疗JIA的第二线药物,氨甲蝶呤、柳氮磺胺吡啶以及etanercept在双盲对照试验中被证......

    作者:殷蕾;周纬 刊期: 2003- 03

  • 免疫营养素与新生儿感染

    胃肠道拥有人体大的表面积,它是微生物、异种抗原以及毒素进入宿主内环境的主要场所.胃肠道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起源地,随着对肠道在炎症发生和多器官衰竭中作用认识的提高,具有免疫增强功能的肠内营养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讨论谷氨酰胺、精氨酸、核苷酸以及乳铁蛋白等营养素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的机制和它们作为免疫营养素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黄瑛;邵肖梅;Josef Neu 刊期: 2003- 03

  • Cajal间质细胞与先天性巨结肠

    Cajal间质细胞(ICCs)是以三维网络分布在胃肠道神经末梢与平滑肌之间的一类特殊细胞,是胃肠道平滑肌运动的起搏点及协调者,ICCs发育异常将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研究发现,在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变段ICCs明显缺少,甚至缺如,ICCs网络呈断续及紊乱状态,因此ICCs发育异常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肠运动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作者:张娟;王维林 刊期: 2003- 03

  • 早产儿神经行为缺陷的危险因素

    许多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学龄期和青春期出现神经行为问题.即使没有明显的脑出血和/或缺血,许多临床因素(如慢性肺疾病、反复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营养缺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所处环境的干扰(护理人员的操作、噪音、长明的灯光)也可能共同作用而影响脑的发育.干预措施必须考虑到许多生物学和临床上的问题,以及出院后的社会和环境影响.......

    作者:刘世新;鲍秀兰 刊期: 2003- 03

  • 缺氧诱导因子-1与心血管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种在体内广泛存在的由缺氧、钴、镁、镍等诱导细胞产生的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由α和β亚基组成,两者属碱性螺旋-环-螺旋-PAS家族蛋白.近年研究发现,HIF-1参与心血管发育的调控,与缺血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进一步探讨HIF-1在机体缺氧、缺血稳态中的作用,对研究缺氧、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军;王大为;陈荣华 刊期: 2003- 03

  • 围生期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K(VitK)是新生儿期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是预防VitK缺乏性出血,但目前的用药方法尚不统一,用药途径和剂量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介绍近年提出的VitK缺乏性出血症的概念,围生期VitK缺乏的状况,肌注VitK潜在危害以及各种预防性应用VitK方法的比较.多数研究支持对健康足月新生儿多次口服用药比肌注更为合适,对患有疾病的新生儿和VitK缺乏的高危人群则需选择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将为改进用药方法提......

    作者:郭荣荣;王文英 刊期: 2003- 03

  • 基因多态性研究在过敏性紫癜肾炎和IgA肾病中的意义

    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和IgA肾病(IgAN)的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的成熟和深入,一些研究成果显示某些基因如血管肾张素Ⅰ转换酶基因、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基因、白细胞介素-1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补体C4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子宫球蛋白基因等的多态性与HSPN和IgAN的易感性、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明显相关.本文就近年来与HSPN和IgAN有......

    作者:胡旭;鹿玲;胡波 刊期: 2003- 03

  •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与临床肺疾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Ⅱ型细胞产生的磷脂蛋白复合体,有四种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根据它们与磷脂的结合可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亲水性SP属于C型凝集素家族,基因定位及结构均与其他C型凝集素相似,主要参与宿主防御反应、免疫调节等;疏水性SP由于其结构特征,能够降低肺表面张力,提高肺顺应性.SP参与多种临床疾病的过程,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各不相同.SP基因的各种变异也影响个体对肺部疾病的易感性和对......

    作者:金婧;魏克伦 刊期: 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