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儿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3期文章
  • CD64和新生儿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普通实验室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差,使得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极为困难.白细胞分化抗原CD64是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受体,参与了中性粒细胞的噬菌作用,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是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有力实验室依据.......

    作者:郝玲;李艳芝 刊期: 2005- 03

  • 早产儿神经胶质损伤的机制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其中神经胶质的损伤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显示,早产儿脑血管发育及少突胶质前体的选择性易损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有关,其机制包括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介导与非受体介导.实验证实,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减轻脑白质损伤,而非受体机制是通过氧自由基引起神经胶质损伤.其他内源性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类可引起氧自由基、热休克蛋白、血红素氧合酶聚集,从而引起胶质损伤.另外,钙离子浓度失衡是细胞死亡的......

    作者:胡兰;陈超 刊期: 2005- 03

  • 婴儿痉挛症的遗传学特征

    婴儿痉挛症(IS)是一种预后极差的癫癎综合征,近年对癫癎的基因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发现其中的无芒相关同源基因、丝氨酸-苏氨酸激酶9基因能导致X-连锁性IS,还会导致其它类型的癫癎和精神发育迟滞等,常染色体15多余倒置复制和离子通道突变也与IS有关.深入了解这些病因,对预防和治疗IS非常重要.......

    作者:王红梅;邹丽萍 刊期: 2005- 03

  • 母乳中lactadherin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母乳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中让人们尤为关注的是母乳中含有的一种脂肪小球膜表面糖蛋白lactadherin.对其结构和功能以及临床调查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乳汁中的lactadherin可与轮状病毒交联,并且竞争性抑制轮状病毒结合到宿主小肠黏膜,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有预防和减轻病情的作用;另外,lactadherin还可能有调节免疫系统、改变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有利于轮状......

    作者:杨凌云;何振娟;朱建幸 刊期: 2005- 03

  • CD2相关蛋白在肾小球滤过膜中的生理作用

    CD2相关蛋白(CD2AP)是近年来在肾小球足突裂孔隔膜发现的连接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参与形成特异性细胞黏附.CD2AP的作用主要是将nephrin锚定于细胞骨架上,对维持肾小球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CD2AP参与维持裂孔隔膜的结构.先天性肾病以及多囊肾性疾病中裂孔隔膜完整性破坏导致大量蛋白尿.CD2AP的发现为深入阐明蛋白尿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敏书;余健;何威逊 刊期: 2005- 03

  • 重症肌无力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依赖T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自身抗体和细胞因子是MG免疫机制的研究重点.综述近年来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内容,发现有多种自身抗体的存在且作用不同,辅助T细胞1细胞因子如IL-2、IL-12、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在MG和实验性自动免疫性MG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α干扰素可能有助于MG和实验性自动免疫性MG的形成;相反......

    作者:李文辉;周水珍 刊期: 2005- 03

  • 儿童期系统性血管炎

    血管炎在组织学上定义为血管壁存在纤维素样坏死和炎症,按照主要受累血管的大小可分为大血管炎如大动脉炎;中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小血管炎如过敏性紫癜,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等.儿童系统性血管炎包括一组异质性疾病,病因不清,发病机制、组织学、临床表现及预后各不相同.川崎病,过敏性紫癜主要见于儿童期,近年来对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小血管炎中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

    作者:仇佳晶;宋红梅;魏珉 刊期: 2005- 03

  • GM-CSF等细胞因子与哮喘时嗜酸性粒细胞凋亡

    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炎症部位EOS增多,其凋亡减少是发生哮喘的重要原因.有些细胞因子如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3等对延长EOS生存时间,抑制其凋亡起重要作用,且这些细胞因子由于其受体结构的异同,互有交叉竞争或影响,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

    作者:周浩泉;潘家华 刊期: 2005- 03

  •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肝胆并发症研究进展

    目前胃肠外营养在新生儿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引起的肝胆并发症仍未完全解决.研究表明,早产与低出生体重、缺乏肠道刺激、感染、静脉供给过高热卡、静脉营养成分失衡、胃肠外营养的毒性成分等因素均可能与发病有关,由此提出了一些综合性防治措施.该文就其病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澜;曹云 刊期: 2005- 03

  • 趋化因子RANTES在RSV感染中的表达及作用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疾病.RSV引起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时气道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募集,其机制可能与CC趋化因子RANTES的释放有关.RSV感染可募集和激活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同时也激活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通过核因子-кB的活化引起RANTES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R......

    作者:陈小芳;楼永良;董琳;吕建新 刊期: 200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