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儿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基因治疗应用于肿瘤的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在基因异常性疾病的治疗中潜在作用很大,尤其是在肿瘤治疗中.目前,基因替代、基因剔除、肿瘤疫苗和反义核苷酸等方法正得到广泛的研究.虽然受到载体转染效率的影响,体内外研究的发展仍使许多基因治疗药物进入了Ⅰ期临床试验,甚至是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其中又以反义核酸类药物居多,并有部分基因治疗药物已经进入临床应用.......

    作者:叶启东;顾龙君 刊期: 2005- 01

  • 去铁胺和deferiprone的临床研究进展

    铁螯合剂的应用能改善铁超负荷疾病患儿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尤其是近10年来新型口服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使其疗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该文对已在临床应用的两种铁螯合剂去铁胺和deferiprone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药物毒副作用以及不同剂型之间联合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夏婷;方建培 刊期: 2005- 01

  • 骨髓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骨髓主要包含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前者可以分化成各种成熟的血细胞,后者又称为骨髓基质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成熟的间充质组织细胞如脂肪、骨和软骨细胞.近的研究表明,成体骨髓干细胞还能分化成另外一些成熟的非造血细胞,包括肝、肾、肺、消化道、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等,称为骨髓干细胞可塑性.该文重点介绍骨髓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及分化成非造血细胞的可能机制.......

    作者:鞠秀丽;张红;沈柏均 刊期: 2005- 01

  • 儿童味觉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了解影响儿童味觉发育的多种因素可正确地指导儿童喂养,使儿童生长的正常营养需要不会因为偏食或其他喂养问题而缺乏.近年研究发现胚胎期羊水和孕母身体状况以及产后母乳、婴儿生活经验和经历、婴儿状态、性别、种族等都对婴儿的味觉发育有影响.......

    作者:章岚;黎海芪 刊期: 2005- 01

  • 连接蛋白基因突变与人类遗传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缝隙连接是由连接蛋白构成的亲水性通道,介导相邻细胞间离子、小分子代谢物和信号分子的交流,对于胚胎期各个组织器官的发育起重要作用.目前发现连接蛋白26,30,31,32,43,46和50的基因突变与某些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关系密切,这些疾病导致神经、视觉和听觉、心血管、皮肤等多个器官的先天性异常.各种连接蛋白的突变位点在分布上很类似,大多集中在连接蛋白的第2个跨膜区.连接蛋白的某些区域则为绝对保守,......

    作者:谢利剑;黄国英 刊期: 2005- 01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是新近发展起来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新兴超声诊断技术.该文就RT-3DE在心脏病解剖形态学诊断,心室容量、心肌重量及心功能测定等定量研究及近年来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简要介绍了RT-3DE技术特点,以期促进对RT-3DE技术的认识和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琴;黄国英 刊期: 2005- 01

  • 急性肺损伤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及意义

    急性肺损伤时肺的表面张力增高,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其原因包括血浆蛋白渗出液对PS的抑制作用,炎症介质、不适当机械通气等对PS的损伤,从而导致肺功能受损,易于形成肺水肿,肺部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加重呼吸机诱发肺损伤的风险.大剂量外源性PS替代治疗有望降低急性肺损伤的病死率.......

    作者:龚小慧;孙波 刊期: 2005- 01

  • S-100蛋白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S-100蛋白是神经组织蛋白之一,集中分布于神经胶质,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近年来,人们逐渐把它作为脑损伤的简便而灵敏的检测指标.该文简述了S-100蛋白在小儿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作者:刘玲;施荣富 刊期: 2005- 01

  • 病毒性心肌炎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反应与病毒性心肌炎的组织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对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免疫治疗的新进展主要有:免疫抑制剂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调节治疗、周围免疫耐受的诱导及疫苗的应用.......

    作者:胡艳芳;龚方戚 刊期: 2005- 01

  • 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单链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偏肺病毒属中首次发现能感染人类的病毒.病毒感染流行趋向图在各个地区都有不同,同一个流行季节可以有两个病毒谱系流行.感染后可以导致上、下呼吸道感染和喘息性疾病,在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群体中往往导致严重呼吸道感染,可与其他病毒合并感染,而隐性感染少见.目前检测hMPV感染的方法主要是RT-PCR,尚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或者疫苗能够有效治疗......

    作者:谢晓虹;刘恩梅;杨锡强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