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儿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及其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重组人CC16以及根据CC16和脂皮素-1等的保守序列合成的抗炎多肽,在体外试验及肺损伤等炎症动物模型中都显示了很好的抗炎作用,其中重组人CC16已经完成Ⅰ期临床研究,效果显著.研究认为CC16可能通过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而达到抗炎目的.......

    作者:孙春荣;崔小岱 刊期: 2007- 01

  • 佩-梅病的研究进展

    佩-梅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鞘磷脂蛋白脂蛋白1的缺陷使神经髓鞘合成障碍,导致正常的髓鞘形成减少.临床上表现为异常的眼球运动、小脑共济失调及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体征.MRI的特点是发育中髓鞘化延迟,缺乏髓鞘形成.该文对佩-梅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尤其是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蔚洪恩;姜玉武;王春芳 刊期: 2007- 01

  • 瘦素与生长发育

    瘦素及其受体通过胰岛素和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各激素之间联系紧密,在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瘦素能促进胎儿肺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分化、降低骨质的吸收、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瘦素还通过控制神经肽Y调节食欲,同时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血管形成.......

    作者:周英;李明霞 刊期: 2007- 01

  • 卡他莫拉菌研究进展

    卡他莫拉菌的菌体结构较简单,存活力较强,近年发现它在呼吸系统感染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该菌的分离率不断增加,其携带和感染与年龄及季节有关,而且存在地区差异.由于该菌产β内酰胺酶率的增高,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逐渐增加.目前尚无卡他莫拉菌的疫苗,因此国外对其免疫学的研究较多,但仍仅限于动物实验.该文就卡他莫拉菌的生物学特性、感染、耐药及其机制和免疫学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蓉;黄英 刊期: 2007- 01

  • 神经贝赫切特病临床研究进展

    贝赫切特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微小血管病变为病理基础的,主要累及皮肤黏膜的慢性进行性多发性多系统病变,可以累及神经系统称为神经贝赫切特病(NBD).NBD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实质受损和单纯颅内高压症状,影像学检查以脑干损伤为常见.单纯以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为多发硬化、脑肿瘤、脑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治疗以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为主.干扰素-......

    作者:葛伟;孙若鹏 刊期: 2007- 01

  • 注意缺陷障碍患儿执行功能抑制机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大脑额叶功能障碍,尤其是注意和执行功能的失调被认为在注意缺陷障碍(ADHD)患儿认知困难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和不同年龄的ADHD患儿均存在一项或几项执行功能的缺陷,特别是与神经抑制有关的功能,提示抑制机制缺陷可能是导致ADHD患儿执行功能障碍的基本原因之一.该文就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简介.......

    作者:赵燕;静进 刊期: 2007- 01

  • 肺与肺外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按诱发途径可分为两种,即由直接肺损伤因素引起的ARDS和间接肺损伤因素导致的ARDS.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两者在病理生理学、影像学、呼吸力学、对通气治疗策略(俯卧位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及肺复张策略、小潮气量通气)及药物治疗(吸入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等许多方面不尽相同,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认为两者无明显区别,只是在发病机制和形态改变上存在交叉与重叠.对......

    作者:李红日;宋国维 刊期: 2007- 01

  • 川崎病的动物模型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川崎病已成为小儿后天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建立川崎病的动物模型可为研究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措施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为寻找川崎病的病因和研究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很多学者利用各种诱导剂,主要是某些病原微生物,如白色念珠菌、干酪乳杆菌或其产物建立了几种类似川崎病的动物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川崎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促进了人们对川崎病的认识.......

    作者:何云;魏钰书;杨锡强 刊期: 2007- 01

  • 人疱疹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人疱疹病毒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儿童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实验室诊断对临床至关重要.近10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诊断方法如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人疱疹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之北;俞锡林;尚世强 刊期: 2007- 01

  •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感染RSV以后多数患儿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少数则出现需住院治疗的严重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和肺炎.导致这种病情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随着对其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对RSV毛支患儿基因型的分析,发现白细胞介素-8,4,10和表面活性蛋白等均存在基因多态性,且与RSV毛支的疾病易感性、病情严重程度等相关.......

    作者:黄志英;韩晗;董琳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