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
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它也可以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外疾病,如:渗出性多形红斑、支原体脑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噬血细胞综合征、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耳聋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临床表现多样,其中皮损发生率高(约占25%),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7%).发病机制除直接侵袭、毒素作用外,目前倾向于免疫损伤.治疗以抗感染基础上联合激素或静脉丙种球蛋白以及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陆怡;王晓红 刊期: 2002- 04
-
瘦素与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和脂肪组织间的反馈调节回路中,瘦素是其主要传入信号,而对其传出通路所知甚少.近年研究认为交感神经是这一反馈回路的主要传出支,它通过对ob基因的表达、脂肪组织的功能调节和对其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在多个水平与瘦素的分泌和功能起共同作用.......
作者:姚辉;林汉华 刊期: 2002- 04
-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诊断性研究进展
注意缺陷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检查技术使该病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该文对国外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技术、事件相关电位等对注意缺陷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亚玲;费洪宝 刊期: 2002- 04
-
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及其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在人群中相当普遍,通常呈潜伏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和骨髓造血祖细胞是HCMV主要潜伏部位,经过细胞分化、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作用等潜伏-激活机制可致严重疾病.近10年来,随着免疫低下状态人群(艾滋病,器官移植和恶性肿瘤等患者)的增多,HCMV感染及其引发的严重疾病逐渐增加,造血系统常受累,其中骨髓抑制和血小板减少症常见.......
作者:袁亚杰;刘文君;郭渠莲 刊期: 2002- 04
-
儿童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及治疗
肺动脉高压(PH)是儿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患,肝脏疾患)常见的合并症,并且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PH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生PH的主要原因为:PH,肺静脉高压,呼吸系统疾病,栓塞性疾病.PH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见胸痛、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以及晕厥等表现.无创性检查方法对诊断PH很重要.对于严重PH的儿童应该进行评价,干预治疗是治疗其潜在疾病.治疗方法包括给予血管扩张剂,长期注射前列环素、内皮......
作者:张燕宏;王树岩;张凤仙 刊期: 2002- 04
-
DNA芯片技术在小儿遗传病中的诊断及应用前景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生物学技术,可在基因组水平上高通量地对基因的表达、突变和多态性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使研究者得以自动、快速、平衡地对大量的生物学信息加以分析.应用DNA芯片技术进行小儿遗传病的诊断具有快速、简洁、准确等优点,并可解释遗传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对于早期诊断和积极预防某些小儿遗传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DNA芯片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某些小儿遗传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红英;刘长云 刊期: 2002- 04
-
白细胞介素-10与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白细胞介素(IL)-10在生物学特征及与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旨在阐明IL-10在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IL-10的基本功能是抑制I型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及其活性.在感染性疾病中IL-10能够抑制和终止炎症反应,促进病原微生物的清除,降低免疫应答过度而对宿主细胞造成的损伤.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胰岛......
作者:倪宏;王有成;水泉祥 刊期: 2002- 04
-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的现代诊疗
儿童霍奇金病(Hodgkin'sDisease,HD)是发生于儿童时期的一种大多数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及某些危险因素的判断对治疗以及预后有重要意义.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胸腹CT,盆腔B超,周围淋巴结B超及核磁共振,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可为HD分期提供许多信息.随着高质量的断面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放疗与化疗的使用,腹部探查已逐渐少用.HD的治疗包括早期阶......
作者:程翼飞;张乐萍 刊期: 2002- 04
-
瘦素在围生期的研究进展
瘦素是ob基因的产物,是人体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在人体脂肪量和体重、能量平衡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瘦素调节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体重、能量代谢方面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围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瘦素代谢方面有许多特点.本文综述了瘦素在调节胎儿发育方面的作用、可能的机制在新生儿期的特殊生理意义,在缺氧、感染等病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围生期与胰岛素的关系.......
作者:温学辉;魏克伦 刊期: 2002- 04
-
败血症引起DIC时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重度败血症时细胞因子能从多水平影响凝血和抗凝系统,从而影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发展.体内败血症试验时血液中首先出现的细胞因子是肿瘤坏死因子,在其诱导下可出现其它前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6,IL-10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凝血过程中,细胞因子可调节组织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组织因子途径的凝血激活.在抗凝机制中,蛋白C-蛋白S-血栓调节蛋白系统......
作者:孙冬梅;杨威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脊髓性肌萎缩症及临床相关SMN基因的研究进展
- 2 自然杀伤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 3 儿童克罗恩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 4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代谢组学研究
- 5 粒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新生儿期的应用
- 6 生命早期活动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 7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与早产儿呼吸支持
- 8 041 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A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
- 9 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 10 骨形成蛋白2与支气管哮喘
- 11 新生儿休克病因及临床分析
- 12 儿科循证医学
- 13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进展评述
- 14 儿童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 婴幼儿急性肺疾病功能残气量的检测
- 16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
- 17 钙营养与其他元素作用的研究进展
- 18 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 19 色氨酸分解代谢与儿童过敏性疾病
- 20 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及其对造血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