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国际儿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血管支架及其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赵丽娇;孙锟
关键词:生物可吸收支架, 先天性心脏病
摘要: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主动脉节段性狭窄的治疗行之有效,同时,在肺动脉分支点以及远端血管的先天性狭窄和外科手术后再狭窄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但是,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壁的弹性回缩或者损伤后的瘢痕形成可能会导致再狭窄或者迟发动脉瘤的形成,因此球囊血管成形术只作为缓解心脏衰竭的姑息疗法.支架的置入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作用,但支架会导致血栓形成和再狭窄;而且,对于新生儿和婴儿的狭窄和再狭窄,在生长的过程中支架置入只能再扩张到一定程度,将导致一个固定的狭窄,需要外科切开或切除.由可吸收或可降解的材料组成的支架是血管成形术的一个选择,其不但能够在当时起到解除血管狭窄的作用,而且可兼顾到远期动脉的生长以及血管壁的重建,随着患儿的生长,生物可吸收支架不需要进行再扩张,从而可避免普通金属支架需要手术取出的潜在风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