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脂肪细胞发育分化调控
整个生命过程都存在着脂肪细胞的分化增殖,但是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特点也不同.脂肪细胞分化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能量、多不饱和脂肪酸、钙等营养因素以及生长激素、胰岛素、雌激素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等;同时还受脂肪组织自身产生的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调控.在细胞分化的更深层次上,CCAAT增强因子结合蛋白、过氧化物酶增长因子活化受体等转录因子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
作者:江津;齐可民 刊期: 2007- 04
-
轮状病毒胃肠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轮状病毒胃肠炎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良性惊厥、脑炎、脑膜炎、瑞氏综合征等,可能与病毒通过血液或淋巴途径播散、NO代谢产物、细胞因子作用或微血管炎等因素有关,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出了新的课题.......
作者:陶陈娟;周江堡 刊期: 2007- 04
-
心源性晕厥的病因与特殊检查方法
心源性晕厥在所有晕厥中危险,目前按引起发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肺疾患;心输出量减少和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均导致周围血压下降和脑灌注压降低,血容量减少和体液过分潴留将导致晕厥发生.目前临床上诊断该病的特殊检查主要有:超声心动图、心电监测、心内电生理检查、直立倾斜试验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几种.......
作者:何岚;田宏;黄国英 刊期: 2007- 04
-
早产儿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而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不仅关系到早产儿近期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到远期的预后,因此充足均衡的营养是保证早产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新生儿机构对于早产儿的静脉营养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对于临床进行早产儿营养支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文就目前早产儿静脉营养的发展现状、肠道外静脉营养和胃肠道喂养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余章斌;韩树萍;郭锡熔 刊期: 2007- 04
-
新生儿脑血流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脑室内出血是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类型,多种脑血管内外因素导致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均与两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新生儿脑损伤的脑血流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影响因素包括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睡眠和觉醒状态,脑血管压自动调节,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细胞因子及多种疾病和治疗因素;检测方法主要有经颅多普勒、脑导纳法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等.......
作者:刘珍;吴本清 刊期: 2007- 04
-
缺氧诱导因子-1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新近发现在缺氧条件下存在的一种转录因子.缺氧条件下,细胞核产生HIF-1,并与靶基因结合,促进一系列靶基因蛋白的表达,在促进糖酵解、新生血管生成及促红细胞生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HIF-1的表达上调具有脑保护作用,这可能与HIF-1通过改善脑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促进脑血流动力学恢复、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少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有关.通过进......
作者:何晓敏;莫绪明 刊期: 2007- 04
-
热性惊厥家系及基因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小儿热性惊厥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遗传异质性表现在遗传模式和基因位点上.有关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家系、同胞和连锁分析)是目前热性惊厥研究的热点,范围涉及家族性热性惊厥和散发性热性惊厥.其家系和基因的研究近年有了很多发现,对家族性热性惊厥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确定了一些基因位点并对某些可能基因进行了进一步鉴定,对散发性热性惊厥的几个相关基因提出了新的看法.热性惊厥家系和基因研......
作者:康晓萍;黄志 刊期: 2007- 04
-
黏多糖贮积症的治疗进展
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以往无特异性方法治疗.近年来出现了移植手术(包括骨髓移植、脐带血移植和基因修饰细胞病毒移植等)、酶替代治疗(已应用于Ⅰ、Ⅱ、Ⅵ型)、外科手术矫正或给予异黄酮等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然存在治疗价格昂贵、取材来源困难及伦理学的限制等问题.该文对黏多糖贮积症治疗方法的新进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概括总结.......
作者:许珊珊;顾学范 刊期: 2007- 04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小儿心血管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组锌依赖性的蛋白水解酶家族,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物质.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均伴有MMP表达及活性的增高或MMP/TIMP比例失衡,造成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和组织顺应性的改变.应用MMP抑制剂可阻止或缓解此改变的发生.该文就MMP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小儿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朝晖;张宏艳 刊期: 2007- 04
-
先天性巨结肠病变组织相关标记物检测现状
近年来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为先天性巨结肠病(HD)的诊断、预后以及术后随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检测方法.HD的实验室检查常规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等项目,其染色简便、经济,技术要求低,便于普及;除此之外还增添了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和HD相关基因表达蛋白的原位检测等,其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更强,特别是该类检查在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的诊断中起......
作者:朱进;金先庆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身材矮小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2 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 3 不同危重程度手足口病血清D-乳酸水平变化及在胃肠功能评价中的研究
- 4 生酮饮食的临床应用进展
- 5 脂肪组织提取细胞及其临床展望
- 6 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 7 基因芯片技术在不明原因智力发育障碍的诊断进展
- 8 儿童排尿功能障碍电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 9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10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心理行为研究
- 11 儿童脓毒症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 先天性血管环合并气道狭窄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
- 13 儿童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 14 维生素D、维生素D结合蛋白及维生素D受体和儿童哮喘的关系
- 15 川崎病临床诊治的新观念
- 16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初步鉴别
- 17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 18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出院后雾化布地奈德疗效观察
- 19 定量脑电图和事件相关电位在新生儿脑认知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20 儿童癫(癎)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