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2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感染性疾病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是一种钙调节依赖糖结合蛋白,属于凝集素家族,是一种血清C型凝集素,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MB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少数来源于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MBL与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表面的糖类结构结合,并且通过MBL补体激活途径发挥调理作用,导致病原体裂解,亦可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在免疫监视和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意义.鉴于......
作者:吕萍;沈叙庄 刊期: 2005- 06
-
1型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预防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尚无治愈方法,故于发病前早期干预对病程进展非常重要.前期糖尿病以血清中能检测出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为标志,其中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酪氨酸磷酸酶抗体已作为前期糖尿病筛查的主要指标.易感基因检测也已用于前期糖尿病的筛查.前期糖尿病进行干预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基因及免疫干预,现已取得显著成果.......
作者:董青;李堂 刊期: 2005- 06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颅内感染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钙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家族,是分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类中重要的一类.近年来研究发现,MMPs广泛参与颅内感染的病理过程,在颅内感染中MMPs表达增加,降解细胞外基质和脑血管基底膜,损伤血脑屏障,提高血管通透性,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促进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该文就MMPs及其在颅内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俊英;郭卓平 刊期: 2005- 06
-
干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干细胞因子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是重要的肥大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肥大细胞的增殖、存活、分化,趋化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还是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活化因子,在此基础上促进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同时,还能增加哮喘患者肺和气道中钙激活的氯通道基因(gob-5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黏液的产生;另外其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成促进哮喘的气道重建,从而在哮喘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玉霞;贾天明;栾斌 刊期: 2005- 06
-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与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建
气道重建是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是导致哮喘气道重建形成的重要信号传导机制之一.该文简要阐述了转化生长因子-β和Smad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受体调节型和抑制型Smad蛋白在哮喘气道重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维溪;李昌崇 刊期: 2005- 06
-
Ghrelin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Ghrelin是一种新型的脑-肠肽,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增进食欲,参与调节能量平衡,引起肥胖的作用.它主要通过促进食欲、加快胃排空、降低机体基础代谢率、增加呼吸商等途径引起正能量平衡,导致肥胖.此外,ghrelin水平在餐前上升,餐后下降,这种对进食起始和结束的潜在作用与胰岛素的分泌节律恰好相反.空腹ghrelin水平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ghrelin的抑制均受胰岛素敏感性的调节.Ghreli......
作者:朱建芳;梁黎;王秀敏 刊期: 2005- 06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防治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NEC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除传统上禁食、全胃肠外营养、对症治疗及严重者外科治疗的应用等防治手段外,近年国外学者对该病病因、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在NEC发病机制的几个环节上进行干预:病原菌感染和炎症的控制、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营养因子促进肠道功能成熟、细胞因子干预.......
作者:王红;宋朝敏;吴斌;黄妙辉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幼年皮肌炎诊治进展
- 2 人巨细胞病毒UL146基因α趋化因子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3 益生菌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
- 4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诊治
- 5 肾纤维化进程中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信号
- 6 脓毒症时内皮细胞高渗透性的分子机制
- 7 维生素A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8 荧光定量PCR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价值
- 9 干细胞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进展
- 10 免疫调节剂在哮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11 心导管及多普勒超声评价正常新生儿肺动脉压力的研究进展
- 12 PDCD5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趋化因子RANTES在RSV感染中的表达及作用
- 14 儿童吞气症
- 15 Cdc42在消化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6 新型铁强化剂NaFeEDTA的研究进展
- 17 细胞外钙敏感受体的研究进展
- 18 resistin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 19 乳凝集素对轮状病毒感染新生大鼠肠道分泌IL-2、IL-4及INF-γ的影响
- 20 抑制因子κB与神经细胞凋亡